义演历史

手机版

义演历史

首页> 战争典故>正文

古战场上的智慧结晶:战争典故成语汇编

zhao(作)   战争典故  2024-10-24 12:04:50

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上,战争不仅是权力争夺的手段,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。无数场战役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深刻的战略思想,这些都体现在流传至今的战争典故成语中。以下是一组精选的战争相关成语及其背后的故事解释:

  1. 围魏救赵(wéi wèi jiù zhào)
  2. 含义:比喻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。
  3. 出处及故事:战国时期,齐国名将孙膑在与魏国的交战中,采用“围魏救赵”之计,不去直接救援被攻打的赵国,而是进攻魏国的都城大梁,最终迫使魏军从赵国撤回以自救。

  4. 草木皆兵(cǎo mù jiē bīng)

  5. 含义:形容人在极度惊恐时,觉得连树木草丛都像是士兵。
  6. 出处及故事:东晋时期,前秦军队与东晋对峙淝水之时,秦军主帅苻坚看到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是敌方的伏兵,心生惧意,为后来的惨败埋下了心理阴影。

  7. 破釜沉舟(pò fǔ chén zhōu)

  8. 含义:比喻不留退路,拼死一战。
  9. 出处及故事:秦末巨鹿之战中,项羽率楚军渡河后,下令烧毁船只、打破锅灶,表明自己决不后退的坚定决心,从而激励士气,最终取得胜利。

  10. 四面楚歌(sì miàn chǔ gē)

  11. 含义:比喻陷入四面受敌、孤立无援的困境。
  12. 出处及故事:西汉初年,楚汉相争后期,项羽被困于垓下,夜里听到四周围汉营中的楚地歌声,以为汉军已完全包围楚地,丧失斗志,最后自刎乌江边。

  13. 纸上谈兵(zhǐ shàng tán bīng)

  14. 含义:比喻空洞的理论或不能实现的计划。
  15. 出处及故事:战国时期,赵括熟知兵法,但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军所困,因为缺乏实战经验而失败,导致四十万赵军被俘。

  16. 投鞭断流(tóu biān duàn liú)

  17. 含义:形容兵力众多,把所有的马鞭投入江中就能阻断水流。
  18. 出处及故事:东晋时期,前秦皇帝苻坚在准备南侵东晋时,夸己能得天下,声称只要将所有士兵的马鞭投进长江,就足以截断水流。然而,这场战争的结局却是著名的淝水之战的溃败。

  19. 风声鹤唳(fēng shēng hè lì)

  20. 含义:形容人们因恐惧而失常,即使风吹鹤鸣也以为是追来的敌人。
  21. 出处及故事:同样发生在淝水之战期间,前秦军队溃散时,听到风声鹤叫都以为是追兵,显示出其内心的恐慌和无助。

  22. 一鼓作气(yī gǔ zuò qì)

  23. 含义:比喻趁劲头正足时一口气把事情完成。
  24. 出处及故事:春秋时期,齐桓公伐楚,鲁庄公观战时感慨道:“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彼竭我盈,故克之。”强调了保持高昂士气和持续战斗力的必要性。

  25. 运筹帷幄(yùn chóu wéi wò)

  26. 含义:指在后方谋划决策,指挥全局。
  27. 出处及故事:西汉时期,张良作为刘邦的重要谋臣,能够在帐幕之中策划,决定胜负,展现了他卓越的战略才能。

  28. 背水一战(bèi shuǐ yī zhàn)

    • 含义:比喻处于绝境中,只能拼死奋战以求生路。
    • 出处及故事:韩信在井陉口之战中,故意让部队背靠河水列阵,激发战士求生的本能,最终打败了数倍于自己的赵军。

通过这些成语,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军事家们的智慧和对战争艺术的深刻理解。它们不仅是中国历史的宝贵财富,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,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,仍然具有教育和启迪意义。

Copyright ©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2020101868号-3